从全国糖酒会看产业变革下的破局与共生
作为“天下第一会”,中国食品酒类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引领者,糖酒会还是以多年积淀持续发挥着“行业风向标”的重要作用,也被行业和企业视为确定前行方向的重要观察窗口,各大酒企、经销商、资本都在透过春糖审视产业发展方向,从而制定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绝佳路径。
全国糖酒会,全国最大的商品交易会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那时全国供应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糖酒会的前身。而今,糖酒会不仅是中国食品行业“晴雨表”、中国酒业“风向标”,更成为全球食品流行风向的“解码器”,见证中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糖酒会也开始蓬勃发展,参展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展出的商品品种也日趋丰富,七十年间,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调剂平台,蝶变为在全球食品酒类行业具备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展会,糖酒会交易额从早期数千万元增长至近年的数百亿元,这使得糖酒会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糖酒类商品交易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买家和观众。
糖酒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也为中国食品酒类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过去,糖酒会极大的为品牌方和经销商提供了撮合交易的机会,但随着宏观经济的转型、行业周期性、结构性调整及消费趋势的变革,糖酒会的招商交易功能在逐步弱化。
在招商方面,今年很明显的能感受到,企业在招商趋于精准化,我参加了国台、习酒、西凤的活动,他们更多的会看重区域性的线下网络经销商。
这些经销商手中握有的资源是酒企开拓市场最为看重的,因此酒企会依托区域经销商的市场影响力和客户关系进行渠道建设与管理体系,最终实现市场精细化运营模式的可实施、可推广、可复制。
经济在快速转型,在这转折点下,哪些细分赛道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呢?
先来看酒产业趋势,茅台的价值提升带动了整个高端酒的繁荣,引领了新一轮的产业高潮,布局高端品牌的渠道商充分享受到了市场红利。随着产业调整的到来,白酒开始从暴利、短利逐步走向长远、微利、甚至是亏损,再加上宏观经济的调整,使得白酒从过去中高端繁荣逐步过渡到大众消费阶段。
从产业趋势到消费趋势的演变,我们可以得出三个关键词,即健康、养生、亲民。这也是未来白酒需要主攻的方向,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在飞速发展的调味品赛道,“健康”、“0添加”的产品正在成为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企业需要通过产品品质的创新、品牌文化的创新、营销的创新和传播的创新来对接变化的新市场。
目前,年轻人休闲性消费是主流。以西方蒸馏酒为例,它可以在多个场景中运用,如酒店、机场、咖啡店都可以,中国目前酒的消费场景还停留在商务端,随着新时代人群的出现,像茶馆、酒馆、酒店等新场景都可以为产品创新提供帮助。
白酒市场已然从由跑马圈地的招商式增长向地面动销增长转型,这个阶段,市场的打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市场的精细化运作实现资源的聚焦和消费聚焦,从而形成渠道、消费者、品牌三维度的“同频共振”。
经销商显然要起到承接作用,尤其是区域性的经销商,他们在本土深耕多年,资源优势丰厚,企业需要和本土经销商建立联系,取得信任,最大化的发挥错位竞争。当然经销商信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没有经销商信任,地区的市场动力不会太足。
其次是发挥口碑认知,占领消费者心智,利用媒体的口碑,实现以一对一、一对多的种草,打造的核心就是要针对90后、95后新的人群,以亲民为核心,重构产业价值链,实现对新兴人群的占领。随着他们年龄增长,社会角色提升带动背后消费提升,从而塑造自身品牌,抓住市场机会。
在这样情况下,电子商务、抖音,基于圈层营销的传播方式都存在,需要与这个群体对接的品牌文化、品牌元素、品牌故事、品牌传播手段,核心是基于认识确定战略,基于能力整合资源,基于未来构建模式,根据需要打造团队。
最后是利用新技术、新手段。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大模型的内容文创与窄众圈层的精准推广成为可能,与咨询广告等智业机构合作,以酒商为支点,将产业协会组织与商学院等社会团体结合,以酒+文化+跨业商务整合,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创建新的品牌市场成功模式。
宏观决定产业,产业决定企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企业要认清现实做好准备,运用自身优势、整合企业资源、弥补短板,进而确定企业战略,从而寻找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绝佳路径。
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南京秋糖)需要定展位的展商可以联系:李经理 185.8258.5108(兼微信)
商务QQ:3678722512